来源 :槽值
6月1日,中国最好一学生在江西某高校饭菜中“疑吃出老鼠头”的大学事件上了热搜。
尽管区监管局相关人员称 ,食堂初步判定餐品中的到底在哪异物是鸭脖而非老鼠头,但仍有大量网友对此不断提出质疑。中国最好
毕竟早在2021年,大学南昌市监局便曾曝光过该校后厨进老鼠的食堂卫生问题 。
图源:封面新闻
鸭鼠争议尚未平息,到底在哪一波又起 。中国最好
一周之后 ,大学又有学生反映在该校同一食堂 ,食堂吃出约为2厘米左右的到底在哪大青虫 。
网友:怪不得鼠片一吃就停不下来,中国最好原来是大学鸭片啊!
该食堂风评,一时间跌落谷底。关于食堂吃出“鼠头鸭脖”的各种争议,还在持续发酵。
有人制作鸭鼠漫画玩梗 ,有人科普如何分辨动物头骨 ,有人心疼绝味鸭脖躺着也中枪的股价 。
绝味鸭脖:我没惹你们任何人/图源 :绝味食品评论区
而对于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子来说 ,他们更担忧自己未来的大学食堂质量。
结果点开社交平台一搜食堂:
钢丝球 、毛发 、小虫子……还有各种怪异菜品。
大学食堂 ,到底还有多少惊喜 ,是我们不知道的?
被大学食堂背刺的痛,没有人能忍住不吐槽 。
阿姨发抖的菜勺 ,夏天一到充满人体气息的餐厅 ,饭菜中随机掉落的小惊喜,还有各种令人泪目的食堂特色出品。
对食堂日常操作的普通菜色 ,学生辣评 :
“鸡肉干得比乱纪元的尸体还干 ,魔芋除了油没有任何味道。”
“土豆泥咸得堪比纯盐 ,紫菜蛋汤里能倒一盆淀粉。”
“那一坨坨还有碎骨瘀血的鸭块,给狗吃都会剩下啊 。”
如果给食堂单开一个吐槽专栏,那永远也没有完结篇 。
就连演员吴磊,也曾吐槽过北电食堂的鸭血粉丝汤 :
“挺好吃的 ,就是鸭血有点少,只有粉丝没有鸭血。”
鸭血粉丝汤,没有鸭血/图源:北京电视台
小红书上,也有吴磊校友分享食堂菜品:
一捧细面加三根青菜,再撒把葱花,十块钱一碗 。
很难不怀疑,在北电,控制体重从食堂开始 。
一碗十元的面/图源 :小红书@蓝鲸(摄影版)(已获授权)
做好日常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,有的食堂师傅们却仿佛背上了创新KPI。
花瓣 、水果 、月饼等等,凡是没有毒性的 ,都能被掌勺师傅拿去回炉重造。
光是汤圆这一种单品 ,就能给排列组合成无数CP 。
玉米黄瓜拌汤圆 ,一口甜腻,一口清香,谁了吃了不喊一声“救命” ?
味道想必也很炸裂/图源 :小红书@嘉懿(已获授权)
猪肉龙眼咸汤圆 ,荤腥的猪肉,配上清甜的龙眼,辅以咸味提香,只看一眼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。
发出可云的声音:谁来救我?/图源:《情深深雨蒙蒙》
大厨师傅搞创新,最爱用的材料当属水果。
没有人,比中国大学的食堂师傅更懂水果的妙用。
北京体育大学 ,一道香蕉西瓜套餐还勾了芡,妥妥的窜稀套餐;
安徽一所高校食堂,火龙果炒土豆丝,3元能打满满一大勺。
火龙果炒土豆丝/图源:小红书@牛奶里没有牛(已获授权)
学生 :开始思考,这个学我是非上不可吗 ?这个饭我是非吃不可吗?
华东师范大学还曾因一道食堂创意菜——玉米炒葡萄,上了湖南台知名节目《天天向上》。
官方吐槽:厨师一定和卖水果的是亲戚 ! !/图源:《天天向上》美食台
只有你想不到的 ,没有食堂师傅做不了的。
坐标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 ,在炎炎夏日推出了冰镇麻辣烫,又冰又烫 ,令人拍案叫绝。
麻辣烫+沙冰/图源:微博@人民日报
2021年,安徽一师范大学的一道黑暗创新料理——蚂蚁蒸鸡蛋还上了热搜。
有志愿者同学尝试后称 :咸口的,味道不错 ,加了蚂蚁感觉脆脆的。
目击者打饭的食堂阿姨表示:很多人来买,已卖了两盘,还有不少学生复购 。
食堂师傅的创新,总有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美感。
这世界上 ,难道没有正常又好吃的大学食堂了吗 ?
大学里神仙食堂还是有的 ,而且高校神仙食堂的排行榜有很多个版本。
但无论是哪个榜单 ,最常被提名第一的,当属中国农业大学 。
2018年 ,在由中国饭店协会发起的全国性评选中 ,中国农业大学就位列高校食堂榜单之首。
据统计,截至2021年 ,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。按照每所学校4个食堂的配置估算,那全国也有上万个高校食堂了 。
中国农业大学能够脱颖而出,不是没有原因的 。
另一份榜单数据 ,北京高校推荐食堂/图源 :新京报
知乎、小红书上的各种测评天花乱坠 ,农大网红菜“松鼠鳜鱼”好评无数 。
淘宝一搜中国农业大学,第一个联想词就是零食……
中国农业大学,又名中国食堂大学;它的公主楼餐厅 ,更是号称京城第一高校食堂 。
农大生图/图源:小红书@软糖今天说早安了嘛(已获授权)
从本土特色北京烤鸭到韩餐、日料 、冷面、寿司 ,从伴随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汤挂面到夜宵必备麻辣香锅……毕业生:“现在想起来都流哈喇子。”
农大食堂 ,可以满足学生在饥肠辘辘的课后 ,补充碳水的快乐;也可以带着你自食其力,自给自足 。
在中国农业大学 ,不仅能种菜 、酿酒 、烤面包 ,还看着AI机器人炒菜实验,与时俱进。
网友:只能说,农大食堂配享太庙!
但即便如此 ,仍有学生直言它是食堂刺客:又贵又一般。更有网友测评后直言:真不如在隔壁买俩包子吃 。
图源:小红书
当然,农大食堂也不都是榜首。
2021年,DT财经曾根据知乎问题——《中国哪个大学的伙食/食堂质量最好》底下近2000条安利向回答 ,分析出了网友心中的大学食堂TOP10 。
排名第一的,是清华大学。
农大没上榜 ,川大赢麻了(川大OS:传出去,川大仅次于清华)/图源:DT财经
一搜清华大学食堂 ,0.5元的炒时蔬青菜,4.5元的单品top桃李园芋泥,15元一份的啵啵馋嘴鸡套餐,20元一份的狂飙同款猪脚面……
“果然,上了清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饿肚子了。”
清华大学食堂/图源 :小红书
强如清华,也不乏有学子吐槽的声音 ,有说贵的 ,有说口味也就那样的 ,也有说体验感一般的。
有网友分享,清华大学的食堂桌子上,一直贴着罗翔老师和B站的联合广告 :上B站,看罗翔老师讲刑法。
两个不锈钢碗的夹缝中露出了罗翔老师慈祥的面孔,你懂那个感受吗 ?
“感觉自己在吃牢饭。”
似乎 ,在外部看起来风评再好的大学食堂,都逃不过被吐槽的命运。
北大学子最高的礼遇 :不请你吃食堂/图源:小妹朋友圈
再比如,那个在多个神仙食堂榜单中均有露脸的——武汉大学。
冷知识 ,微博至今还留有#武汉大学神仙食堂#的词条 。
在武大,湖滨餐厅 、桂园食堂等27个餐厅应接不暇;125个品种的小碗菜 ,焖蹄花、蒸腊肠 、板栗烧鸡、糖醋排骨,应有尽有;韩式拌饭 、烧鹅酱饭、山城毛血旺,群英荟萃……
每一条武汉大学食堂的分享下都有无数羡慕的网友。
只有本校学生表示不解——
“到底谁在说武大食堂好吃啊! ?”
武汉大学著名景点——梅园食堂,翻新之前的它 ,是难吃到被前任校长窦贤康都吐槽的程度 。
据传,窦校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改梅园食堂。此后 ,梅园食堂从学子们闻之色变的存在 ,摇身一变成了武大的当家食堂 。
不过,它依然不忘初心,最擅长往死里创新 。
图源:小红书
学生:饭是昨天吃的,人是今天走的 。
神仙食堂的掌勺师傅:深藏功与名 。
中国菜谱那么多,为啥有着第九大菜系之称的食堂菜,就没有一个稳定靠谱的 ?
关于大学食堂难吃的争议,一直没有停止。
同一个问题,N种问法/图源:知乎
社交平台上关于大学食堂的争议无数,提问无数 ,回答无数 ,但现状似乎就没怎么变化过 。
食堂还是一如既往做着或平凡但饱腹的菜色 ,或创新但很炸裂的新品 。
学生一如既往不解 ,为什么食堂的菜总能做得这么难吃?
首先是成本问题。
控制成本最核心的地方在于——学生食堂的价格必须要低于市场价格 。
所以控制成本 、选择相对“省时省料”的做法,对于很多食堂来说是必选项 。
图源 :红星新闻
当下,多数高校会选择将食堂经营权外包给餐饮公司 。对于一些拿固定利润的餐饮供应商来说 ,餐做得越好吃,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。
网络上有食堂负责人透露了一个信息 :有的时候食堂不是不会做好吃,而是不能做得太好吃 。
令人食欲爆棚的长沙一高校食堂/图源:小红书@依婷不胖还能吃(已获授权)
一旦味道十分可口,那么一份一勺的量就可能变成两份两勺,这就要求餐量要必须加大,餐厅相应的利润就会减少。
因此一些餐饮公司会保证把味道控制在中不溜 、能饱腹的水平即可 。
其次是安全起见,菜品需要稳妥至上 。
对于大学食堂而言 ,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的了。而熟悉的东西,往往就是最安全的。
三文鱼 、半熟的牛排、外海的虾蟹等 ,这些非家常的、带有一定隐患的菜式,食堂自然能不碰就不碰 。
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厨创新 ,钟爱在水果或口味上下功夫 。这样既达到了创新KPI,也相对安全。
图源:图虫创意
最后 ,设备问题也是关键 。
大锅快炒的食堂餐具,显然不如家常小锅易操作,受热不均 、调味不匀的情况不可避免 。
因此,为了满足学生饱腹需求的高校食堂,在没有过多的竞争压力下 ,大多会选择打安全牌 。
安全和供给充足是首要任务,好不好吃另说 。
图源:图虫创意
当然 ,大学生认为食堂难吃 ,自身的口味也是一定因素。
和可供选择的 、美味可口的外卖相比 ,大学食堂确实相形见绌 。
众口难调 ,即便在神仙食堂排行榜上的高校食堂,也没有十全十美的。
你尝过的最难吃的大学食堂,大概也正是你所就读的那一所。
总有一身反骨的学生说:等我当上了校长 ,第一件事就是整改食堂。
但当这群学生毕业后 ,再怀念的或许也正是曾经日日吐槽的大学食堂 。
毕业生:“抛开事实不谈,大学食堂似乎也没有那么差。”
当它风雨无阻、保证卫生地为你供完大学四年的三餐时,就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而对于那些即将踏入高校大门的准大学生来说 ,他们仍然希望 :
“食堂啊食堂,民以食为天,如果你能再可口些就更好了。”